*完整全文收錄於工業設計雜誌。 Persona 方法是一種普遍運用於創新產品開發過程中,對於目標族群使用者定義的設計工具,也是協助設計師與專案人員對於產品目標使用者所可能使用的情境、狀態進行了解的方法。本文第一階段對於 Persona 方法的優點與缺點進行探究;第二階段實際操作以科技導向創新之產品開發 (Technology Driven Innovation) 為主軸,進行目標使用者觀察、情境觀察與互動接觸點 (Touch Point) 定義及環境分析架構的整合,並進行腦力激盪與使用者脈絡建置。 在以科技為創新導向的產品開發過程中,以 Persona 方法協助建置目標族群的內容可協助設計師與研究人員,在使用者需求與問題中快速得到多樣化的資訊;另一方面建議需同時進行使用者觀察與使用者自填式問卷資料蒐集,建置使用者情境與環境脈絡的內容,可協助設計團隊更快了解與準確分析產品開發的使用者需求,並提出一套結合需求分析、使用者 Persona 建置與環境分析的模式可供參考。 Cooper(1999) 指出, Persona 並不是真正的使用者,而是對於真實使用者的再現 (Representation) 於設計的過程之中,並假設其為真實的使用者,是為協助團隊了解目標族群 (Target User) 的工具,且即使是想像的 Persona, 仍 需要透過精確且嚴謹的定義。因此將 Persona 作為一種溝通方式,讓團體對於所設定的目標族群,藉由建構真實且符合設定目標族群的生活型態、動作內容、 背景、知識等的方式,詳細且貼近真實目標族群描述的設計研究方法。此方法適用於企劃不只有單一目標族群的時候使用,對於 多重目標使用者的設定也可快速比較與應用。 Matthews, Judge, & Whittaker (2012) 指出,目前在科技業界中,設計與使用者經驗 (UX) 部門普遍會使用 Persona 方法進行產品開發研究。 下段探討主要以 Persona 使用的優缺點、目前業界分析經驗為主,且切合研究主題討論使用 Persona 於科技推動的創新所需整合的概念為何。 / Persona 應用的優點與缺點 目前對於 Persona 方法應用的企業仍不少,亦有多篇文章討論使用 Persona 方法在以使用者為導向的設計、或於協同合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