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15的文章

[設計閱讀] 五問互聯網

羅輯思維訪問kevin kelly 與金山軟件ceo 傅盛,談互聯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PiGcd5ma5Y&list=UU2m0iyMTvLwbkUUcZNeWPzg 小公司如何跟大公司對抗? 從邊緣市場找到機會,做別人不做的事情。 大公司如何避免被滅? 勇於突破顛覆自己原本的山頭,再尋求下一個山頭繼續前進。 公司內部的互聯網思維管理,將大管理的板塊碎片化。 kk認為矽谷的互相投資的狀況是造就矽谷成功的重要因素。 轉到的錢再轉投資朋友或是新創事業。 提到未來幾年線上的大公司誰的機會最大? kk 認為是 google 與 amazon 兩者之一。 談到蘋果可能因領導者能力受到質疑、臉書目前發展不明等等。

[設計閱讀] The Real Reason Facebook Is Forcing You To Download Messenger..

為什麼Facebook 要分離 Fb messenger? 理由文內提到許多: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2014/08/13/facebook-messenger_n_5674703.html?ncid=fcbklnkushpmg00000042 多樣性(diversity)是關鍵。臉書這一年大手筆收購了Instagram, whatsapp, Oculus VR, Moves, 都是保有創造不同使用者接觸的渠道與機會。臉書在短短的幾年從社群遊戲平台轉變成廣告與媒體平台,為保持盈利的商業策略又不失創造性,持續以不同手法的商業操作進行多渠道的建立。 分離messenger除了在程式管理與優化設計上較為容易之外,維持單一應用程式的使用者經 驗良好,希望也會匯流到臉書的累積品牌經驗上。不斷地提出話題與討論,希望讓臉書的品牌是創新改變的代名詞。 我想在行動經驗上,人們一直想要不一樣的東西。 "I think on mobile, people want different things" by Mark Zuckerberg; 臉書是靠廣告盈利的企業,更多來自不同應用程式和服務的接觸點將會創造更多的廣告收益。 "Facebook is in the business of selling advertising, so the more touchpoints they have with their users across various apps and services, the more advertising revenue they stand to generate," said Gene Dolgin.

[設計閱讀] What Will a Liberal Arts Education Look Like..

What Will a Liberal Arts Education Look Like in 50 years http://www.theatlantic.com/video/index/376014/what-will-a-liberal-arts-education-look-like-in-50-years/ 50年後的文科教育看起來如何? 科技的變革將徹底改變教育的方式、教育的代價高昂亦促進轉型、學習已經是生活中的態度等等,對於未來五十年後的 XX 的想像,回過頭來面對目前的現狀進行變革。我們可以從過去來思考現在,但如何從現在思考未來? ( Grammar, rhetoric, and logic were the core liberal arts, while arithmetic, geometry, the theory of music, and astronomy a lso played a (somewhat lesser) part in education) "We won't have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s at all 50 years from now unless we really understand how to save what's good, but reinvent what's new and needed," says Harvard University education professor Howard Gardner.

[設計閱讀] I LIKED EVERYTHING I SAW ON FACEBOOK..

I Liked Everything I Saw on Facebook for Two Days. Here’s What It Did to Me http://www.wired.com/2014/08/i-liked-everything-i-saw-on-facebook-for-two-days-heres-what-it-did-to-me/ 一個網友做了一個48小時的實驗,對於他所看到的臉書資訊全部按讚,並且留言讚賞。過了一輪之後,他發現FB重複給的資訊太頻繁,所以他設定了一個規則,就是只對於第一輪出現的類似資訊按讚。 心得: fb的演算法的確是根據你所喜愛與閱讀互動的內容來提供你資訊,並減少其他資訊的出現。就像我按了上百個專頁的follow, 在news feed 出現的總是那幾個我曾經點擊分享的專頁。不過如果需要的話,是可以將這些專頁放在interest裏面,就會全部呈現(但就要花時間去瀏覽)。News  Feed 果然是feed, 一種喂食你喜歡食物的概念。漸漸的,使用者若只用News feed並常與你620人中的20人有互動, 反而更難與你臉書裡其他600人有所連結。這也未嘗不是好事,真實生活中不也是這樣的狀況嗎? 社群平台就是一個平台機制,使用者應該要學習懂得怎樣控制資訊的呈現、管理資訊的來源。不是所有的變動都要怪上臉書為什麼又改了,控制權還是在使用者的手上的。

[設計閱讀] 工程、設計與人性:為什麼成功的設計,都是從失敗開始

“工程、設計與人性:為什麼成功的設計,都是從失敗開始?”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39896 “本書曾被英國廣播公司(BBC)改編為電視紀錄片 以最人文的筆觸,書寫人類工程技術與設計史的不朽傑作!” 紀錄片如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HdEO5xOdpI 看完了摘要以及紀錄片之後,大概有幾個心得: 1. 即使有電腦輔助設計,工程師仍需要擔心不可預期的失敗發生。 2. 風險永遠存在,如何降低風險,端看每個環節的設計與控制掌握。 3. 片中有許多吊橋的設計案例,舉了很多失敗後的吊橋後來的設計又 如何改進的做法,也有屹立不搖的建築結構。不一定要模仿前人成功的結構設計,因為材料與科技的進步,有許多更符合成本與安全性的選擇出現。 4. 片中的記錄史料很驚人(崩壞的實錄),還有1850年代的倫敦水晶宮建照的細節,包含設計有溝槽的地板方便清垃圾、保留樹木於宮內的設計,到最後屹立了80年卻因為無預期也無法預期的火災而燒燬。 5. 不是說做了模擬測試就不會失敗,但做了模擬測試對於決策是有幫助的。 6. 那人性到底在哪?如吊橋可以在不同時間限制與控制交通流量以免過載造成風險提高; 工程設計師本身對於其設計的想像程度與關注程度(憂慮),不只依賴電腦數據,對於過往失敗案例的反省與改進更能增加未來設計的安全性。 7. 如何維護以維持安全的使用是片中後段的重點。而維護也隨著科技進步而增進改善。物質的疲勞總是失敗的主因之一。(造成同樣結果的疲勞形式也可能有很多種) 8. 風險管理與評估是必須的,但不能因噎廢食。不像生活器具,經年累月地使用後的崩壞(失敗)也許不會造成立即的生命財產危機。片中所提的案例大多是建築、飛機、太空梭等禁不起一時失誤的載具,但就如我們新聞所見,失敗的風險一定存在(所以才有保險啊)。工程師責無旁貸,唯希望上路前總是能通過所有安全的檢覈了。 9. 有所謂成功的設計嗎?今日的成功是否只是無法預期到未來可能的失敗呢?總是需要兢兢業業去面對工程的設計啊!

[設計閱讀] 紐澤西的教育實驗

閱讀文章: 紐澤西的教育實驗:iPad、Chromebook、混合型筆電何者勝出? http://share.inside.com.tw/posts/5953 心得: 經過以前的專案了解,裝置的軟硬體介面是學生面對課程的重要中介,此時介面設計的使用性與是否吸引不同程級的學生就顯得重要。但再後退一步來看,使用裝置學習是否達到學習目標呢?再後退一步來看,教學者的課程設計是否因為裝置的介入而改變了?裝置本身的限制是否造成教學者需花更多時間去重新製備教材。而教學者所需的介面跟學習者所適用的介面可能又是兩回事。不管如何,在教育翻轉與持續進步的時代,嘗試著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不管是否有使用裝置或數位化)來引導已經習慣數位科技的新時代學生,我想是新形態教育觀念的選擇之一。